走进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西旸镇的兴农光伏电站,漫山遍野的光伏板与山林形成“林光互补”生态体系,成为浙江省低(零)碳试点创建的一个缩影。
2021年以来,浙江省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探索实践,如今,一个个减污降碳的“绿色范本”正在浙江大地上涌现。作为数字化改革的排头兵,如何以数字赋能,健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科学评估体系?
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发布2022年度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指数,结果显示,2022年度省级减污降碳协同指数较2021年上升,达到90.92。目前,浙江已连续3个季度发布全省和设区市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实现了对减污降碳协同效果和措施进展的定量化跟踪、评估、反馈,有力促进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整体智治体系构建,为全国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提供成功方案。
推动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如何减污降碳提质,方向在哪里?路径怎么走?减污降碳协同指数,成为衡量地方和行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标尺。
据了解,减污降碳协同指数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于2022年6月15日首次联合发布,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目标,包括协同效果、协同路径、协同管理3个评价内容,由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涵盖环境质量、碳排放水平、协同耦合度、结构调整措施协同度、治理路径协同度、生态环境管理协同度等内容。二级指标覆盖大气环境、碳排放强度、大气环境与碳减排协同改善水平、脱钩指数、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大气协同治理、水协同治理、资源循环利用、城乡建设协同治理、生态系统扩容增汇、协同管理政策推进、减污降碳财政支出、协同技术创新、协同管理创新等内容。
“我们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抓手,推动形成激励约束机制,指数设计考虑系统性、导向性、客观性原则,优先选取经济、环境、工业、能源等领域官方统计数据,通过‘减污降碳在线’进行集成计算,以横向排名综合反映各地区减污降碳工作成效,以纵向比较反映各季度各项减污降碳目标、指标、任务措施的进展情况。”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已在“减污降碳在线”平台实现季度发布,纳入设区市美丽浙江建设考核和设区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指数研究工作得到浙江省副省长卢山批示肯定,郝吉明、张远航、贺克斌、高翔、王金南等5位院士和生态环境部相关专家也对此给予高度肯定。
“减污降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抓手,浙江省先试先行,带头开展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数的评价工作,为全国探路,我认为非常有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
持续优化指数评价结果
这把减污降碳的“新标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可以在时间尺度上反映减污降碳工作的持续性进展,为梳理总结特色工作和推广先进经验提供基础。”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衢州为例,衢州市2022年度减污降碳协同指数排名浙江省第二。数据是抽象的,但检验的是一座城市的生态成色。近年来,衢州市坚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每天,浙江健盛集团江山基地负责人走进公司,都会习惯性地打开企业的“碳账户”——衢州市碳账户管理服务系统,工厂里的电、天然气、蒸汽、原煤等碳排放数据一目了然。在工厂的电表、管道等位置,安装着100多个数据采集器,一旦哪天或者某个节点的能耗超过预期,碳账户系统就会发出预警提示。
作为重化工业占比较高的高碳产业地区,衢州万元GDP碳排放强度是浙江省平均水平的两倍多,降碳有着更强烈的紧迫性。衢州市推进工业企业碳账户建设,已实现规上工业企业100%全覆盖,制定并发布首个工业企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地方标准,并将碳账户推广至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等领域。
结合“无废城市”建设、污水零直排创建、水生态修复、清新空气行动,衢州市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减污与降碳工作,各项举措推动衢州市环境质量、碳排放水平、协同耦合度、水协同治理等指标评价结果持续优化。
“衢州市在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工业增加值煤炭消费量、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创新项目等方面均保持全省领先。”衢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路径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全力支持有条件的特色产业、工业园区、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和标杆项目建设。
发现薄弱环节补齐短板
浙江省还根据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及时发现减污降碳工作中存在的薄弱领域和主要问题,为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减污降碳工作提供决策指引,优化调整推进策略。
其中,丽水市根据指数反映的薄弱环节聚焦补齐短板,2022年度指数排名第四,较2021年上升3位。
日前,丽水市举行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推进会,助推丽水争创中国碳中和先行区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会议促成了中国能建庆元风光储共同富裕示范项目等4个重大气候投融资项目与丽水各县(市)、机构签约,总投资达75.2亿元;推进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分别为景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松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提供绿色融资支持,授信金额108亿元,为减污降碳协同工作注入金融“活水”。
“丽水市成功申报全国首批、浙江省首个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截至2022年底,全市绿色信贷余额463.1亿元,同比增长77.11%,其中,气候融资余额397.17亿元。此外,2022年,全市新增绿化造林面积43619亩,打通从‘固碳’到‘卖碳’的林业碳汇价值转化路径,累计开展11笔碳汇交易实践,共抵消1616.14吨碳排放量。”丽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各项举措推动丽水市环境质量、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系统扩容增汇、协同管理创新等指标评价结果快速提升。
下一步,浙江省将切实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在生态环境领域牵头抓总作用,以减污降碳协同指数为牵引,统筹推进重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无废”指数等环境领域评价体系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系统性重塑。同时,进一步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在美丽浙江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的权重,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常态化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