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房地产行业要回暖了吗?

2023-01-01 22:47:39

目前市场预期如何,楼市何时能企稳,哪个城市会率先恢复?还有什么支持政策要出?

2022年可谓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大年,从供应端到需求端政策发布的密集程度史无前例,加上房地产被明确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可见2023年,房地产的稳定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恢复至关重要。那目前市场预期如何,楼市何时能企稳,哪个城市会率先恢复?还有什么支持政策要出?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回顾2022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下半年,多地出现因期房停工导致的购房者集体“断供”现象,市场信心再次受挫,销售低迷。

据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数据,在这个大背景下,各部委20余次表态支持“保交楼”,全国超70省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质推动“保交楼”举措落地。包括“一对一帮扶”、设立纾困基金、收购滞销房作为保障安置用房等。

年底金融16条政策出台,支持房企融资三箭齐发,标志着供给端政策进入全面支持阶段,自此,地产政策进入全面宽松周期。以11月为分水岭,纾困方向从此前“救项目”转换至“救项目与救企业并存”。在“第一支箭”信贷融资领域,除了央企、地方国企,有25家优质民企获得授信超过4000亿元;“第二支箭”债券发行方面,近期,混合所有制及民营房企发债申请总规模超过1200亿元;“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方面,目前最近半个月内,已有万科、旭辉控股集团、雅居乐集团、合景泰富集团等7家港股上市房企抛出了配售融资计划,拟募集资金净额约73亿港元;新城发展、建发国际集团等4家港股上市房企已完成了一轮配售融资,筹资净额约74亿港元。

涉及房地产开发贷、个人贷款、存量融资展期、信托融资、债券融资、保交楼专项借款、保护个人征信、延长贷款集中制、住房租赁金融等“金融16条”的出台,更是让房地产迎今年最强政策支持。

预售资金监管政策的调整,也成为一大看点。11月,银保监会、住建部、央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导商业银行向优质房地产企业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这将有助于扭转房企融资困境,有效遏制企业“爆雷潮”。

进入12月,中央支持房地产的力度更强,12月15日中央经济会议上,明确满足房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也强调“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市场正经历一次深度调整

有分析认为,时隔20年后,房地产再度成为“支柱产业”,释放的信号极具分量。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是楼市的一个深度调整。

阳光资产首席战略官、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曾公开表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次深度的调整,至今还在调整的进程中,整个地产行业投资、销售、拿地、新开工、在建等诸多主要指标都是负数,今年1到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8%,销售面积、销售额下降幅度超过了30%,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价格还在下降,70个城市的房价多数都在下降。

他表示,这些年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对居民生活的改善、对城市建设面貌的改观也很明显。如今再一次明确了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当其时。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可以说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春风,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政策春风一阵接一阵。但由于三年的疫情,造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至今还处在比较困难的状态中。

对于当前的房地产形势,在近日举行的“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上,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则分析认为,过去一年多,房地产市场下行速度较快但没有失速。他认为这不是危机,而是一个深度的调整,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行政性管制很强的市场,政府有很强的力量阻滞过速的下行。过去一年不断加码的政策,确实使目前房地产市场暴露的风险得到了控制。“原因做一个总结,我认为这次下行冲击在环境端,问题在供给端,核心在金融端,出路在需求端,化解是在政府端。”

倪鹏飞指出,减缓冲击是条件,要通过加快复苏经济,增加收入,扩大就业,防范和减缓外部不确定性冲击。扩大需求是基础,要放宽购房条件,降低购房成本。

邱晓华预计,投资的恢复有可能快于市场销售的恢复。从需求侧来看,下一阶段国家也会积极发力,促进地产基本面的修复,如果对住房消费端也能射出数支箭,房地产市场复苏的春天一定会很快到来。

购房者观望情绪较重

2022年,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中央多次强调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需求端政策优化贯穿全年。

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2年以来,全国已有超300省市(县)出台相关政策超千条,政策优化频次达到近年峰值,调控措施中涉及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优化限购限售、给予购房补贴等。

据公开信息,2022年9月,苏州市区范围全域放开限购,成为第一个大力度松限的万亿级城市。进入12月,南京成为首个取消外地户籍限购的省会城市,万亿级城市佛山、东莞也相继全面放开限购。

公积金方面,重庆将个人最高贷款额度提升至50万,夫妻最高可贷100万,放宽认定标准,只限中心城区,支持范围扩大。天津市将第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由60%调整为40%。汕尾市则支持本人及其直系亲属(配偶、父母、子女)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

不过,据央行的一组调查数据来看,购房者置业情绪仍有待恢复。2022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对下季房价,14.0%的居民预期“上涨”,53.7%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8.5%的居民预期“下降”,13.8%的居民“看不准”。

问及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时,居民选择比例最高的为医疗保健,占比29.6%,教育占比27.9%、社交文化和娱乐占比18.5%、大额商品占比18.5%、购房占比16.0%。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短期来看,影响居民购房的收入预期、房价预期等因素尚未出现明显修复,购房者置业观望情绪仍较重,市场企稳仍需要时间。

楼市何时能够企稳回升

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过去三年,50城中房价上涨的城市有18个,最高涨幅41.1%,平均涨幅13.5%;房价下跌的城市有32个,最大跌幅16.4%,平均跌幅8.3%。尽管跟去年比,几乎所有城市房价都出现普遍下跌,但一线城市、长三角、大湾区、成渝都市圈这些区域房价依然比3年前有稳定的上涨。在上涨的阶段,一线城市上涨的幅度更大;在下跌的阶段,一线城市下跌的幅度更小。过去三年,长三角、大湾区和成渝房价涨幅分别为4%、4%和3%。长三角城市群的房价最高,成渝城市群追上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房价持续回调。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这轮房价的下跌已经到底,未来将从核心城市开始逐步企稳回升。市场预期已经开始回温。初步统计,在12月放开初期,二手房市场的交易量有明显的反弹。而且部分刚性需求、改善型需求开始转变观望态势,2022年Q4调研数据显示,计划在未来半年内购房的比例显著回升。“预计明年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入市,市场交易量价迎来温和修复,上半年房价降逐步企稳回升。” 许小乐称,在“房住不炒”的政策框架下,市场并不会出现报复式大涨。

对于2023年市场如何走?楼市何时企稳?中指研究院则测算认为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特点为:“销售量价趋稳,新开工面积调整态势难改,投资或继续下行”,短期来看,国内疫情感染高峰尚未结束,宏观经济恢复较为缓慢,购房者收入预期、置业信心修复仍需时间,预计销售市场最快或在二季度企稳。

具体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市场情绪有望率先修复,市场恢复态势或开启。京津冀市场有望企稳,北京市场的带动效应或更加明显。长江中游、成渝疫情影响下短期市场调整压力仍在,政策优化带动核心城市市场有望企稳恢复。

政策还有没有调控空间?

而对于楼市还有哪些调控空间,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预计,2023年在“房住不炒”基调下,供需两端政策均有继续优化空间,政策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核心一二线城市特别是核心二线城市,政策优化空间较大,如限购、“认房又认贷”等方面继续调整,一线城市政策优化预期也在增强,降低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降低税费等存在空间;支持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房企融资链条有望进一步畅通,企业资金面有望得到改善,特别是头部优质房企的资金支持力度将继续强化;“保交楼”仍然是侧重点,专项借款及配套资金加快落地,有望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共同促进购房者预期好转。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目前市场预期如何,楼市何时能企稳,哪个城市会率先恢复?还有什么支持政策要出?

2023-01-01 22:47:39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