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峻:水泥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3-12-08 14:16:37

数字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手段,华新水泥李叶青总裁曾指出,“过去二十年,自主创新、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结合是华新最核心的发展动力。”

数字化、智能化是影响水泥企业长久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华新水泥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智能工厂是华新水泥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创新成果之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水泥生产运营的实时管控和智能决策,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竞争力。

“华新水泥的数字化不以短期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日前,在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上,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CIO兼CDO汤峻作《水泥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主题报告。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CIO兼CDO汤峻

数字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手段,华新水泥李叶青总裁曾指出,“过去二十年,自主创新、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结合是华新最核心的发展动力。”

为什么数字化失败率高达80%?其主要原因有:一把手不重视;误认为数字化转型包治百病;误认为必须下决心先制定数字化转型的蓝图;误认为应用高新技术就是数字化或智能制造;误认为花大钱、大干快上就能实现数字化;误认为数字化难成功,不如发挥后发优势。

站在企业一把手的角度思考,数字化转型要考虑几个问题,譬如企业首先要挣钱:未来利润和现在利润对比;企业面对转型的承受能力;数字化和传统管理方式之间的性价比区别。水泥企业要深刻理解战略、业务、管理与数字化的关系,企业基因不同,选择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必须因地制宜。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管理艺术,需要战略、战术、意识三个层面达到共识,才能更好实现数字化转型。

战略层面,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就曾表示,“数字化不是给企业带来多少利润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化解企业风险的问题。”这也是华新水泥从战略层面定义数字化。

战术层面,数字化=变革管理。华新水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专注业务价值,放弃虚名;坚持长期主义,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意识层面,业务部门之间形成合作关系,公司全员都要有变革的勇气。

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移动化、云计算、自动化等新数字化技术早已经为人熟知,各行业早已逐步卷入数字化转型,水泥等生产制造行业也逐渐被带入漩涡。

华新水泥对数字化的认知持续提升,数字化不以短期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

2019年,华新水泥数字化与IT部门合并,由二级职能部门转为一级业务部门。经过多年发展,华新水泥的数字化项目数量急剧增长,可以说,数字化紧密跟随华新战略快速成长。

譬如,被中国建材联合会评为“世界领先”水平的的HIAC在条件越复杂,专家越缺乏的时候,效果越是明显,越是能解决工厂生存问题。华新水泥工厂大量使用多品种替代燃料时,窑况变化快,稳定性差,人工操作难,人工长期保持高水平难,而HIAC能够更有效执行精细化操作,避免了经验主义与舒适(操作)主义。

同时,华新水泥也在利用数字化技术不断降低看不见的成本,比如,9位高管、35家工业园总经理参与的月度运营高管会议、业务日例会等会议直接对着大屏数据召开,建立数字化文化氛围,推动公司业务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也用于支持营销、采购、物流、水泥工业、混凝土、骨料、环保7大业务板块运营的日常工作。

水泥等传统企业如何更好进行数字化转型?

一.新型工业化不能以短期的经济效益来衡量,是企业基础能力的核心,致力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治久安。

二.数字化是企业基础能力建设之一,可以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在技术创新上自主研发、自主掌控,实现弯道超车。

三.数字化转型都是“一把手工程”,企业领导要躬身入局。

最后,也呼吁水泥行业开放合作,交流共享,共同推进传统企业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数字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手段,华新水泥李叶青总裁曾指出,“过去二十年,自主创新、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结合是华新最核心的发展动力。”

2023-12-08 14:16:37

11月29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在浙江杭州隆重召开。

2023-11-29 18:41:40

11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11-21 10:22:49

现在是工业信息化、智能化大爆炸的时代,水泥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已经在蓬勃发展,成为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2023-11-09 14:09:27

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

2023-08-23 13:31:23

在保证水泥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推广高固废掺量的低碳水泥生产技术,引导水泥企业使用非碳酸盐原料制水泥。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衍生可燃物。

2023-08-03 17:33:19

中国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成为中国“走出去”企业参与海外竞争的新优势,这一“云端优势”背后则是手握AI技术、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服务商。他们与“出海”企业一起将中国“数实结合”的新成果分享到世界各地。

2023-07-13 09:41:23

目前,水泥行业布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等新能源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开始入局其中,包括海螺水泥、南方水泥、江西水泥、塔牌水泥等。作为能源消耗大户,水泥行业承担着碳排放的重要使命,正在一步步向着低碳、高效的目标迈进。

2023-07-12 14:47:50

降低高耗能制造业的碳排放量是实现绿色制造的重要环节。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水泥碳排放量为27亿吨左右,占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量的7.5%。水泥生产碳减排任重道远。

2023-07-05 16:15:3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总体部署,扎实推进青海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6月15日,青海省发布《青海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3-06-28 11:47:39

以建材等特色行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施绿色化改造。

2023-05-09 16:31:00

5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3-05-05 15:39:42

4月19日,河北省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3-04-20 11:55:24

近日,浙江省经信厅、发改委、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03-08 11:18:31

2月1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02-19 13:35:23

2月7日,《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2023-02-08 09:35:22

加快产品提档升级、工艺技术创新、固废资源利用……

2023-01-27 17:54:13

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01-07 13:49:32

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加强产能置换监管,严格执行减量置换政策,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加快低效产能退出,加大压减传统产业过剩产能力度。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合理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

2023-01-05 16:37:47

12月29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印发《天津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2-12-30 11:35:53

12月22日,湖南工信厅发布《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12-23 13:39:54

11月30日,安徽省经信厅发布《安徽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2-12-03 13:32:34

水泥行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引导行业深化低碳、减排治污工作,推动全行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推动水泥工业如期实现碳达峰。

2022-11-17 11:51:32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围绕水泥生产核心业务, 利用自身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生产制造、设备运维和经营管理知识,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传感监测、信息交互集成及自适应控制等关键技术, 创新应用了数字化矿山管理系统、专家自动操作系统和智能质量控制系统等涵盖水泥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及管理系统, 实现了工厂运行自动化、管理可视化、故障预控化、全要素协同化和决策智慧化, 形成了“ 以智能生产为核心” “ 以运行维护做保障” “ 以智慧管理促经营” 的水泥生产智能化模式。

2022-11-12 19:56:18

王建超表示,行业50强企业应带头全面停止上一切形式的新产能,砂石骨料、商混行业都要慎之又慎;同时要带头进行技术创新,实现降碳减排;充分利用和维护好“十四五”期间尚可的行业需求;进一步提高集中度等。

2022-11-03 15:01:21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2022-09-16 14:25:14

乘风使力正扬帆,绿色发展绘新篇。未来,水泥行业也将持续踩准时代的鼓点,深入推进节能降耗改造,积极探索减污降碳路径,不断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企业转型赋能,让“灰色”水泥的“绿色”梦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2022-09-08 09:15:26

“水泥工业不能再以过去的上大关小、规模经济来作为核心发展方向。”

2022-09-06 09:54:22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2-08-01 11:58:38

7月12日,“2022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在浙江杭州圆满落幕。

2022-07-12 17:19:17

2021年,海螺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315位,海螺水泥位列《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66位。

2022-07-11 13:45:44

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2022-06-29 11:05:34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

2022-04-13 13:24:23

3月23日16:00时,中国天瑞水泥(1252.hk)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视频会议方式举行。

2022-03-25 09:54:38

2022年1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2-02-09 13:27:15

预判未来水泥市场需求即将出现周期性下滑并不难,也正因如此,近年来国内不少龙头企业早已开始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2022-01-24 09:23:53

“十四五”开局之年,海螺集团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创新内涵、激发创新热情、凝聚创新力量,全面实施“歼30”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数字技术同传统制造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程,用创新为传统产业赋能,布局发展新兴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更足,成效更明显。

2022-01-12 15:49:39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1-12-03 14:11:24

11月26日,山东工信厅发布了《山东省建材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11-27 11:57:27

面向新百年,智能技术的发展有望全面改变水泥行业现有生态,相信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水泥行业将再创“智造”新辉煌!

2021-10-27 11:51:40

今日精彩纷呈的会议报告内容令现场嘉宾掌声连连,更多智能化新技术、新观点、新思想将于明日继续上演,敬请期待!

2021-10-26 20:30:52

水泥企业该如何搭上智能化的顺风车,驶向降本增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行业大佬是如何各抒己见,阐述他们对于水泥智能制造的看法。

2021-09-16 18:27:57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2021-08-30 10:44:45

要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推动高碳行业率先达峰,严控新上石化、化工、化纤等高耗能项目,分行业制定高耗能项目准入标准,从严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铸造等行业产能减量置换政策。

2021-07-21 10:18:24

7月7日,福建省发布“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

2021-07-07 10:13:42

4月21日,“2021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在浙江杭州圆满落幕。

2021-04-21 17:27:21

“十三五”以来,围绕安徽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一强三冠”目标,海螺坚持走“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发展质量、社会影响力均大幅提升。

2021-02-20 15:16:57

1月22日电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两个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2021-01-23 19:10:40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落实到水泥行业,近年来水泥行业的绿色转型、智能制造,无疑也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2020-10-16 15:58:12

建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把握发展机遇制订战略目标,抢先机促发展,推进智能化在水泥工业的应用是时代所趋,也是自身发展所需。

2020-10-12 09: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