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务院拟于8月下旬组织开展第九次大督查,对山西、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实地督查。
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重点围绕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五个专题,以及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防止层层加码和“一刀切”,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征集问题线索。
据悉,今年以来,国家部门多次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经济增长作为当前最重要任务。
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改革、生态等多方面作出部署,提出今年“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稳定经济大盘”。
5月,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6方面33项措施。
与水泥需求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地方专项债等再次被提及,在稳住经济的措施中占有重要位置。这对于当前饱受下游需求不足的水泥行业来说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如《措施》中提到,要抓紧完成今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任务,加快今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
《措施》中还明确表示要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沿江沿海沿边及港口航道等综合立体交通网工程,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优化审批程序,抓紧推动上马实施,确保应开尽开、能开尽开。支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
在国家版“稳经济33条”发布之后,稳住经济的集结号和冲锋号已然吹响,各地也纷纷行动起来,推出地方版的一揽子稳经济措施。稳投资、促消费,一系列超常规的措施,旨在全力稳住经济大盘。
如北京“稳经济45条”、上海“重振经济50条”、吉林“稳经济43条”、福建“稳经济48条”、浙江“稳经济38条”……
观察各地出台的稳经济措施,既有落实国务院“稳经济33条”的配套措施,也有各省自己的增量措施。
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措施之一。在稳投资方面,多地开足马力,在加快水利、交通等方面制定了“施工图”。
如浙江推出38条稳经济政策措施,明确接下来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实施类项目推进,加快推进民间投资重大产业项目,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
此外,7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召集人何立峰主持召开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三季度至关重要。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稳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部署。
会议要求,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要突出当前工作重点,一是要选准选好项目。二是要尽快投放资金。三是要加快开工建设。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专项债还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均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水泥行业。特别是专项债的使用进度加快将显著化解目前各地出现的重点项目开工慢、进度迟缓的现状。而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则是保证了水泥需求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