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网:“寒潮来袭”,多式联运或将成为水泥企业转机的突破口?

2022-07-04 15:14:20

交通领域或将成为水泥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新突破口。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中表示要提高铁路、水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完善干线铁路集疏运体系,加快港口集疏运铁路和大型工矿企业、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发展以铁路、水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大力推进铁水联运,持续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工业、建筑、交通是产生碳排放的三大重点领域,从国际经验看,交通的碳减排压力似乎更为明显。英国早在1979年左右就实现了碳达峰,此后十年间,工业和建筑领域碳排放都呈下降趋势,但交通领域碳排放仍以3%的年均增速增长,且近年来一直高居不下,成为当前英国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部门主任刘岱宗认为,对于交通领域来说,碳减排的主要思路是“增量、减量和变量”三方面,具体来看就是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降低私家车的使用强度,通过“公转铁”、“公转水”来改变交通运输结构和模式。  

可见以铁路、水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将有效助力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咨询中心副主任贺兴东也曾表示,从三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来讲同样运1吨货物跑1公里,水运的能源消耗最低,铁路其次,公路再次。“但目前我国在中长距离运输方面,公路所占的份额还是相对偏高。”贺兴东说。因此,在尽量实现全过程物流服务的前提下,让中长距离运输多使用铁路和水路,既能实现全程的运输和物流服务,又能使整个流程的能耗降下来。  

交通领域或将成为水泥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新突破口  

作为能耗大户,水泥行业涉及建筑、交通两大领域,碳减排压力巨大。近年,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水泥企业也将“公转铁”、“公转水”列入年度规划。如,金隅集团在2021年年报中提到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山西代县宏威水泥和华润福龙并购。新增千万吨骨料产能,构建以“公转铁”为基础的绿色供应链平台,建立起更完整更安全的上下游产业链。  

水泥一直是传统意义上的短腿产品,改革开放后所建的水泥项且多以陆运为主。当前,中央提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降低全社会流通成本。中央要求实施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铁水、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使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范围有了政策支持和市场条件的支撑。

例如,今年4月,远在千里之外的万吨福建水泥通过铁路来到湖州、杭州市场,“支援浙江省湖州、萧山等地工程建设”。  

4月,广西南宁红狮水泥总经理杨正威一行到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就水泥散货码头投资方案进行座谈交流。李尚对南宁红狮投资建设水泥散货码头表示欢迎,重点介绍了平陆运河项目建设背景下南宁港口规划修编方向、平陆运河区域产业园区布局规划方向。  

4月,来宾武宣华润水泥码头项目第四结构段承重梁浇筑完成。项目投资总额约1.4亿元,新建3个3000吨级散货泊位。  

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开始抓紧兴建码头、港口等,完善企业物流资源配置,提升其物流营运综合能力。如今,随着水运体系的不断优化提升,水运和公转水为代表的多式联运在水泥产品运输中的经济效益凸显,水泥企业逐渐打破距离的桎梏,不断开拓远方市场。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水泥企业通过多式联运在打开销售版图的同时,也打破了水泥区域市场壁垒,加剧了水泥市场的竞争。将对传统市场区域格局带来一定冲击。  

从去年年底至今,水泥行业可谓经历了“市场寒潮”,往年5月的水泥旺季,今年也难觅踪迹。各大水泥企业利用交通之便开始盯上周边及远方市场。以京津冀市场为例,“以前水泥价格是南高北低,南方市场需求高,北方水泥去南方江浙一带,但现在出现了‘回流’,南方的水泥进来了河北市场。”唐山一水泥企业负责人表示。据悉,京津冀当地水泥企业近期遭遇南方的低价水泥“入侵”,像海螺水泥、华润水泥到天津的报价几乎相当于当地水泥成本价,这对当地水泥企业影响巨大。联合运输确实是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不可或缺的方式,但因此对传统水泥市场区域格局造成的冲击,则成为水泥企业不得不面对及思考的现实。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交通领域或将成为水泥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新突破口。

2022-07-04 15:14:20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