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对话》开年特别策划节目,周育先受邀分享中国建材集团的“信心2022”

2022-02-19 23:23:37

实践曾经反复地证明,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决心和信心所在。

2月19日,围绕中央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呈现“信心2022”,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受邀参加央视《对话》节目,分享了集团面临的形势、任务和信心。2022年,中国建材集团坚持稳中求进,努力做到开局稳、首季红,同时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新布局,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材料产业投资集团,积极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对话节目实录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开年之际,我们(央视对话节目)为大家带来了一期特别的策划——《信心2022》,寻找中国经济在这一年发展的信心和定力。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虽然受到了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中国经济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8.1%的经济增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5万美元,首次超过世界的人均水平。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了114.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了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5%。2022年开年,面对依旧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一月的金融数据预示着一个平稳的开局,信贷、社融增量纷纷创下历史新高,稳增长初见成效。放眼整个2022,挑战依然存在。在全球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如何持续激发发展的动力。

今天我们为您呈现的这场《对话》,不在我们的演播室当中,而是深入到了中国企业界的一线,我们采访了8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涵盖了农业、装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建筑材料、清洁能源和电力、消费电子、金融等等,关乎着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他们当中有服务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的中央金融企业,有新能源装机规模世界第一的电力企业,有中国规模最大、业务链最完善的机械工业企业,有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企业,有从事农业四十多年的行业老兵,还有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努力寻找新机遇的制造业代表。

2022建材行业关键词是什么?

陈伟鸿:2022年,对所在行业和经济形势有怎样的观察和思考,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022年的关键词是什么?

周育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基调是稳中求进,这实际上也是为我们央企定下一个总基调。

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

陈伟鸿:积极应变,主动谋变。这不仅是企业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经济走过的不凡历程,从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到2021年经济增长超预期,顶住压力的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巨大的韧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2022年国内外环境当中的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很多。中国经济如何在变局中构建新的确定性,寻找新的增长点?

周育先:实际上我们也在加大力度,把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够更多地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能够产业化,如果这些科技产品更多的产业化,能解决我们现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急需材料,而且能够去替代一些进口,这样随着规模提升,能够解决更多的就业,能够为我们国家解决一些关键的核心材料和核心部件。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我们集团已经成为我们国家CR929飞机的三个机身部段的供应商,虽然看上去现在的销售收入还不大,更重要的是未来能够为我们国家的民用大飞机,能够提供强力支撑。

底气和信心来自哪里?

陈伟鸿: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我们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和行业当中的关键企业,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应对挑战,底气和信心又来自哪里?在采访当中,几乎每家企业给我的答案都是相同的两个字,创新。创新是企业成长壮大的密码,也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动力源泉。回顾过去的2021年,制造业投资表现亮眼,两年平均增速从上一年的负2.2%上升到了5.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更是高达16.7%。加快创新布局,拓展发展新空间。坚持以创新促发展是企业不变的保稳求进之道。

周育先:中国建材有26家科研院所,超过17000个专利,我们每年的成果还在不断地累积,所以我们也围绕总书记提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怎么能够把我们集团的这些成果,不同层次的能够更快去孵化,能转化成成果,能转化成生产力,能转化成产业,我们就加大力度,向社会开放。所以,我们在山东就做了一个相当于孵化基地一样,就是用我们的成果,用我们的引导,然后用当地政府的厂房土地,去把我们这些成果向社会去发布,谁愿意投资这个成果。到现在为止,我们发布了以后,真还有不少民营的机构的投资者,都有兴趣,现在投资已经有十几个项目,把我们的第三类成果图片在那个基地,用了社会资源,用了政府资源,大家结合在一起,转化成了产品,转化成了生产力,转化成了面向国民经济的一些产品。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很好的。我们满意,我们去转化的这些技术人员,员工有收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当地政府很满意,因为引进一个一个成果,在当地转化,房子有租金,有税收,有GDP,还有就业。相关方都获益的一种模式。只有把它跟需求相对接,只有把无形资产和有形的社会资本相对接,把生产要素都能够组合在一起,才能够爆发出来很多的真正的科技创新的力量。

(备注:中国建材集团把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分为A、B、C三类,分别为服务国家战略形成的A类成果、围绕集团主业形成的B类成果、可对外转化的C类成果(也就是第三类),成果转化收益的70%以上分配给成果的原完成团队和现转化团队。)

双碳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什么?

陈伟鸿: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实现双碳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从2021年顶层设计的颁布到最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双碳的发展路径也在逐渐地清晰,2022年双碳将为企业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当中,企业如何看待短期的阵痛。中长期看。它又会带来哪些新的增量,释放哪些新动能呢?

周育先:水泥行业本身在碳排放里头,由于燃料要用煤,本身原料里边用碳酸钙,加温以后会有二氧化碳的排放,正因为是这种情况,所以碳排放的压力是巨大的。那我们的机遇是什么?实际上核心还是要靠创新。要通过创新去淘汰落后(产能)。比如说我们如何能够替代一些作为燃料的煤,比如说我们如何用原料去替代一些碳酸钙的石灰石,这样能够使得生产一吨水泥,它的碳排放的绝对值能下降。我们充分利用了水泥窑高温的功能,去协同处置一些固体垃圾、医用垃圾、生活垃圾。我们在全国已经有44条生产线,围绕着36个城市去处理城市的这些生活垃圾、医用垃圾及固体垃圾。前些天去江苏省南京市,坐下不到5分钟,市委书记说感谢中国建材,原因是南京去年疫情期间,让我们加大力度运转水泥厂,去处置处理南京市所有的医用垃圾,确保整个抗疫期间能够安全地度过。

陈伟鸿: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之大,大在体量,大在实力,大在潜力。纵有疾风骤雨,也难掀起惊涛骇浪。实践曾经反复地证明,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决心和信心所在。让我们共同期待2022年中国经济保持战略定力,继续稳步向前。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实践曾经反复地证明,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决心和信心所在。

2022-02-19 23:23:37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之“大”,“大”在体量、实力和潜力上。

2022-02-19 22:51:10

Recently, the local weather conditions in China are not good, the recovery of market demand is insufficient, the price of concrete is mainly stable, and the local pressure is falling. From September 12 to September 18,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93 points, down 0.21% annually and 10.83%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