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谈管理:企业需要“剪枝”

2022-05-30 09:59:44

扎根企业40多年,宋志平曾同时出任中国建材集团、国药集团董事长,并带领两家企业双双跻身世界500强行列。“三精管理”,正是宋志平的核心经营管理思想,“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系统地总结了企业健康成长之路上的必经关卡。

“不管技术多么高,不管你什么样的新经济,如果忘记了质量和成本这两个最最基本的东西,你都会失败。”

“管住投资,企业就不会大乱,管不住投资,乱了一定是大乱,现在出问题的大部分是投资混乱。”宋志平在直播中说道。

宋志平是一个“拿过枪”的企业家,在直播中他直言企业乱投资,乱在两点。一是行权乱,不知道这企业该听谁的。二是投资乱,层层都在投资,授权混乱,最后乱了起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公司。所以,如果层级职能化的话,就能管住投资。

扎根企业40多年,宋志平曾同时出任中国建材集团、国药集团董事长,并带领两家企业双双跻身世界500强行列。“三精管理”,正是宋志平的核心经营管理思想,“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系统地总结了企业健康成长之路上的必经关卡。

5月28日,宋志平与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北京大学教授何志毅进行了一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直播,直播主题便是“三精管理”。

“陈清泰老先生以前跟我说,志平,我们的企业家不能一代一代都从零开始,他说我知道你会写作,你要不要写写?让我们的企业家一代人一代人的有点东西可以传承。”在对谈中,宋志平谈到了自己持续写作的原因。

从2010年开始,到最近出版的新书《三精管理》,宋志平已经出版了20本企业管理相关的书籍。将自己管理企业的体会,先做,后讲,再写,最终汇聚成文字。

宋志平表示,《三精管理》的特别之处,则是将过去几十年的管理经验,简单明了却又综合、实用地总结了企业管理层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陈春花为其作序的标题则为“一本详尽的企业经营管理手册”。某种程度上,这些方法论也是当下企业极限挑战时的生存法则。

为何“精”?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到底有什么诀窍?“三精管理”适用于谁?我们总结其中的干货。以下为要点:

1.一个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不去干预它,它会疯长,甚至得大企业病,效率会降低,最后轰然倒下。

2.我们做过“传话游戏”,如果十几个人去传话,一定是信息失真,企业也一样。所以,我们说做到三级为限。

3.不管技术多么高,不管你什么样的新经济,如果忘记了质量和成本这两个最最基本的东西,你都会失败。

4.宁德时代最厉害的正是它“极限制造”这套东西。管理工法化,一定要总结出一套方法,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怎么做,光讲理论不行,理论还得落地。

5.在不确定性中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其实是一个经营问题,不是一个管理问题。

6.创新是极具风险的一件事。在创新上很重要的,就是要有效、有目的和有质量的创新,不要脑子一热就进行创新。

7.一个企业必须构造自己的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也要特别注意,业务不赚钱的立即减掉,不要让它有出血点。

8.市场从来也不客观。所以,做企业,不能被动地去适应定价,而是要主动地掌握定价权。这个至关重要。

9.今天很多企业产品都过剩了,过剩怎么办?很多人问要不要转行,但其实“是转型,不是转行。”

10.不论是民企还是国企,都符合一般企业的规律。

组织精健化:企业需要“剪枝”

“三精管理”指的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和经营精益化。

组织为什么要精健化?宋志平认为,一个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不去干预它,它会疯长,甚至得大企业病,效率会降低,最后轰然倒下。所以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一方面企业的逻辑是成长的逻辑,必须让它长大;另一方面,在长的过程中,要进行“剪枝”,像果树剪枝,这是宋志平以前插队的时候学的一个技术,他认为万物原理是一样的,企业也需要“剪枝”。

所以,组织精健化里边有“四化”:

1.治理规范化。公司治理,也就是管理很重要,实际上,好的公司一定是治理规范,这点特别重要。

2.层级职能化。企业做大了以后,每一个层级要有不同的职能。过去老说集团总部是投资中心,业务平台是利润中心,工厂底下的这些执行单位是成本中心。那么,在集团这个层面要有决策的高手,在利润平台得有市场能手,在成本方面得有成本杀手。

宋志平发现,很多企业喜欢乱投资,而出问题的企业大部分也正是投资混乱。其实企业乱,乱在两个:第一个行权乱,不知道这企业该听谁的;第二个是投资乱,层层都在投资,授权混乱,最后乱了起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公司。所以,如果层级职能化,就能管住投资,管住投资企业就不会大乱,管不住投资,乱了一定是大乱。

3.平台专业化。也就是每一个业务平台都要是专业的。宋志平举例,中国建材相当于一个体委,下边做水泥只做水泥,做玻璃的只做玻璃,做石膏板的只做石膏板,做玻璃纤维的只做玻璃纤维。原因就是,“让它们长期的、专业的去从事这一个专业,做下去。”

“长期主义、专业主义、务实主义就干这个,长跑,最后它们都能成为这个细分领域里的一个头部企业。如果你要说让它们什么都做,多面手,那它们没有一个能做好。所以,我希望它们做‘单打冠军’。”宋志平表示,事实证明,这些年像北新建材、中国巨石、南方水泥、凯盛等等这些都做成了一个领域里的单打冠军,也就是隐形冠军,都做到了世界第一位。

4.组织精干化。组织精干化就是要不停地“剪枝”,要控制层级,要控制机构、家数,还要控制人员。宋志平称,很多企业会盲目的成长,层级越来越多,十几个层级都有。“我们做过‘传话游戏’,如果十几个人去传话,一定是信息失真,企业也一样。所以,我们说做到三级为限,其实有时候企业发展三级往往做不到。但是,控制在四五级,不能再多了,再多就会引起效率降低。”

另外,就是要减少家数。“其实过去这五年,国资委在央企里边,我们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减掉了19900家企业,占我们整个央企家数的38%。像中国建材减掉了将近500家企业,占到我们的20%以上,其实这些都是特别有用的。”

此外,还需减臃员,减掉一些臃员,这样的话,让企业真正的瘦身健体,让它提质增效。

管理精细化:学方法论,而非理论

组织精健化之外,就是管理精细化。“精者质量,细者成本”,这个非常之重要。“不管技术多么高,不管你什么样的新经济,如果忘记了质量和成本这两个最最基本的东西,你都会失败,任何技术都救不了你,因为你的东西做不好,你的成本降不下来。这是我们的基本功。”宋志平说。

这当中,也有四化:

1.管理工法化。为什么要讲到管理工法?宋志平表示,在管理上,我们这些年学德鲁克、明茨伯格,学不少理论,相较之下,日本人不大学理论,但学方法论。日本的一些方法,比如,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比如零库存,他们归纳成“just in time”,适时生产,丰田就是一直这么做;比如看板管理、定置管理等等。“日本有很多工法,班组长都明白,都按照这个去做。所以,你看日本和德国都创造了非常好的管理,有非常好的产品。”

宋志平提起了宁德时代“极限制造”的工法,认为这套工法,正是其管理、技术做的好的原因。

何为极限制造?“过去我们所学习的六西格玛管理,是由摩托罗拉创造的,后来杰克·韦尔奇搬到了GE,其就是对缺陷的控制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但是,宁德时代的极限制造,则是要控制在百万分之一,就是十亿分之一,1个ppb。把缺陷控制率控制在这样的一个范围,能够保证它的电池不出故障,它1.7秒钟出一个电芯,两分半钟出一个汽车的电池包,这么大规模的生产,它必须保证它的电池不能发热,不能燃烧爆炸,这样才能够有市场。”

所以,宋志平认为,宁德时代最厉害的正是它“极限制造”这套东西。宋志平表示,以前在北新建材的时候,其实不光学习德鲁克他们那些管理的原理,其实更多的要向日本去学习日本的管理。所以,特别写了管理工法化。

包括中国建材,在过去很多年,用了不少的工法:“三五整合”“八大工法”“格子化管控”“六星企业”,到现在的“三精管理”,实际上是一套方法,日本人叫工法。

宋志平强调,管理工法化,一定要总结出一套方法,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怎么做,光讲理论不行,理论还得落地。

2.成本对标化。宋志平认为,降低成本的根本的方法,或者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对标。谁做得好,包括一个企业里谁做得好才能和它对标,来降低成本,这其实是数量对比的一种管理方法。比如女孩子想减体重怎么办?每天称重,称两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如果发现今天涨了0.2公斤,晚上少吃点,这就是对标,对标优化,自然体重就降了。这正是因为反复对标。

3.质量贯标化。宋志平强调,质量的控制不是说我们最后通过检验员把废品检出来,因为那个时候已经造成巨大浪费,要进行全过程、全员的管理,这就是TQC(全面质量控制)。“我们有一些管理的方法,就是ISO9000,到后来我们现在用的卓越绩效评价方法叫PEM,质量管理不是严和宽的问题,是有没有方法的问题,把这套国际标准给它惯了进去。所以,我叫它质量贯标化。”

4.财务稳健化。在“现金为王”这点上,宋志平也跟万科郁亮有过深入的交谈,郁亮提出来,在企业里边要追求有利润的收入,追求有现金流的利润。

财务里有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里最重要的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就是经营活动里有没有现金流量净额,即你赚到钱没有?因为财务的利润可以因为折旧等等各方面进行调整,但是现金流这是一个死数,是不是真的赚到钱了,这是很关键的。

宋志平称,其实在过去的四年,中国建材这家企业它只有4000亿的收入,但是它每一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都在550亿到700亿之间,也就是企业每一年能有六七百亿的净现金放在这儿,在经营活动里,他就觉得它经营的是不错的。

“我们每个月都要看我们的现金怎么样。企业出问题最后是出在现金上,资金链断了这企业才最终死亡。如果资金链没断,即使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还都不足以死亡。”

经营精益化:在不确定性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个经营问题

组织精健了,管理也精细了,是不是企业就一定好呢,是不是一定活下去呢?“不见得”,宋志平表示,成本即使等于零,不见得在竞争中成功。如果今天放了一盒按键电话,也不会有人买。

问题出在哪儿呢?就是出在今天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在不停变化,所以企业既要有精健的组织,还要有精细的管理,但是这远远不够。今天对我们企业来说,要学会从管理到经营,要在经营上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在不确定性中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其实是一个经营问题,不是一个管理问题。”

在西方,管理是个大概念,在中国语境里边管理和经营可以分开,说管理得比较好,质量很好,成本很低,管理很有序,这是指的管理。说经营得不错,这单位赚到了钱,现金流很充沛,往往是指的经营的问题。

在经营里面,也有四个化:

1.业务规核化。宋志平认为,一个企业必须构造自己的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也要特别注意,非核心业务不赚钱的立即减掉,不要让它有出血点。

他举了一个赤峰黄金的案例,赤峰黄金是一个家族的民营上市公司,业务做得比较散,股价一度只有两块钱,特意请来了现任董事长王建华,听从了宋志平业务规核化的建议,一上来就把七八个非核心业务通通减掉,仅剩下金矿和一些铜业务。这些年把核心业务做好了,现金流非常充沛。

宋志平表示,过去许多企业围绕着多元化做,像华润、韩国现代都做得不做,但能做成多元化的企业少而又少,绝大部分是走专业化的道路。所以,很多企业进行整理的第一件事,就是业务规核化,这点很重要。

2.创新有效化。宋志平表示,创新是企业经营的一个核心,增加我们的竞争力和活力。但是,创新是极具风险的一件事。在创新上很重要的,就是要有效、有目的和有质量的创新,不要脑子一热就进行创新,而是一个有目的的创新。创新有方法,有模式。

3.市场细分化。为什么讲市场细分呢?宋志平提到,今天很多企业产品都过剩了,过剩怎么办?很多人问要不要转行,但宋志平会对他们说“是转型,不是转行。”

“除非这个行业彻底地消失了。比如像水泥,一年我们还卖24亿吨,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只是说过剩了35%,你转到另一个行,另一个行里可能过剩40%,你怎么办?你还不熟悉。”

那如何在原来的行业里、在过剩,甚至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还能够取得效益?办法只有一个,进行市场细分,产品细分。

比如,中国建材做水泥是怎么市场细分呢?它做了45个核心利润区,围绕着地级市能够有定价实力、话语权,而不是在全国各地都有话语权。

再比如,北京建材卖石膏板,石膏板很简单,但是他能卖到全国市场占有率60%。它怎么做的?品牌细分。高端的一个龙牌去占领,中低端的有泰三牌去占领。龙牌只有三四亿平方米,但是卖得很贵,高端的都会用它;中端的泰三牌能卖十几亿平方米,封住了所有的低端竞争者。这一打法便是在产品上进行了细分。

比如,曹德旺做玻璃,玻璃行业有建筑玻璃、汽车玻璃、光伏玻璃、电子玻璃、光学玻璃很多,曹德旺只做一个玻璃,汽车玻璃,就做到了全球市场占有率33%,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60%。

比如,佛山的海天味业,专做酱油,但是酱油它做了100多个品种;法国的面包做得好,它的面粉有上百种;日本的水泥做得好,它的特种水泥有上百种。所以,一定要去细分,同时弄清楚用什么细分?一定要用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去细分,打造出这个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

4.价值最优化。这里边涉及到几个核心概念,一是合理的定价至关重要。“我们企业做了产品,多少钱卖给大家?大家说市场有客观的给我们定出来。市场从来也不客观。所以,做企业,不能被动地去适应定价,而是要主动地掌握定价权。这个至关重要。”宋志平说。

为此,宋志平提出“价本利”。什么叫“价本利”?过去是“量本利”,就是产品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每个产品单位的固定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但是,如果你生产20万辆汽车,虽然成本会低,但是10万辆汽车你能卖,20万辆汽车得有一半堆在库了,不但没降低成本,还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这个时候“量本利”失效了。这时,就要“价本利”,要稳定价格,降低成本,取得利润,能保量就保量,保不了量适当的减量都行。

另一点,就是上市公司的价值。上了市为什么?大家普遍会说募集资金。宋志平认为,募集资金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提高公司的价值。为股东创造价值,这才最重要。“比如像茅台,只募集过一次资金,20个亿,但现在有2万亿多的价值,为股东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但如果公司募集了资金,价值不提升怎么办?所以,宋志平也在书中提到了千亿级的公司市值高的原因:往往是行业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往往是成长性和盈利空间大的企业,往往是规范治理的企业。

同时,宋志平也强调,不论是民企还是国企,都符合一般企业的规律。且当下,民营企业占据了大部分,他始终鼓励中国要加大工商管理的培训力度,同时也希望中国的工商管理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接地气,解决企业现实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这才是为企业真正创造价值,为企业家创造价值。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扎根企业40多年,宋志平曾同时出任中国建材集团、国药集团董事长,并带领两家企业双双跻身世界500强行列。“三精管理”,正是宋志平的核心经营管理思想,“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系统地总结了企业健康成长之路上的必经关卡。

2022-05-30 09:59:44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