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峰水泥在华南的影响力正在进一步扩大。
近日,载着270余吨水泥的10个集装箱的列车从位于贵州的西南鱼峰三合公司驶出。标志着西南鱼峰成功将原来传统汽运的单一模式升级为集装箱铁路运输的多重模式,这也是鱼峰水泥近以来不断优化、升级运输方式,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缩影。同时,借助多重运输模式的建立,鱼峰水泥进一步扩大、巩固大本营广西和周边省市市场的主动力,更远销华东。
战线前移 向海特征凸显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工业重镇柳州的企业,除了早年与华润在平南合资建厂外(后出售给华润),鱼峰水泥的水泥生产基地布点多位于广西中西部。就资源和早期市场来看,鱼峰水泥早期的选择无疑是吃到了广西城市经济发展的红利,但两广联动的持续增加、珠三角崛起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飞跃,以及广西“向海经济”的推出,此前的布局已不太不利于鱼峰当前的发展。
随着加入北港集团,鱼峰水泥的布局正在发生改变,抓住新时期发展机遇。
2020年8月投产的北海鱼峰水泥粉磨站,这是鱼峰距离海岸线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最近的一个水泥生产基地,不仅了抓住“向海经济”机遇,也标志着鱼峰有意更加积极参与两地的建设。10月底,鱼峰中标海南昌江核电二期项目。在当年早些时候,鱼峰还启动了一条日产5500吨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减量置换项目,同时提高其他老生产线的技改,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贵州西南鱼峰水泥三合公司散改集项目投产
鱼峰集团杨义在今年年初表示要进一步打开珠三角、海南及华东市场,拓展鱼峰水泥销售渠道,助力推进鱼峰水泥“向海经济”新征程。随后,杨义在五月先后前往海南和广东珠三角市场调研。当月,鱼峰成功还发运1.83万吨水泥至温州港,实现发运华东市场“零”的突破。
与此同时,面对贵州市场的窘境,鱼峰通过散改集等新型运输方式,扩大在黔两个水泥生产基地的市场范围,将位于贵州省兴义的生产基地熟料产品运往北海鱼峰,生产成水泥后通过集装箱由铁山港码头装船销往大湾区。
鱼峰表示不断优化铁路、港口、水运等方面物流通道,在拓展贵州区域市场、带动国家内陆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产能过剩的贵州兴义地区淡季产品常态化远端输出,为拓展两广、江浙、云南、四川、珠三角以及泛大湾区市场创造了条件。
西江日益“拥挤”多重运输方式优势尽显
作为两广的水泥龙头,华润水泥充分利用了西江这一黄金水道的优势,在西江沿线的封开、平南、桂平、贵港、南宁等市县,上了二十余条大型现代水泥生产线。据悉,华润水泥在西江流域年运输能力约3,630万吨,掌控35个中转库,年中转能力约3,430万吨,在西江流域水泥运输上有着主导地位。
北海鱼峰
华润开创的“两点一线”的西江水泥战略布局成就了华润水泥在两广的龙头地位,也被无数后来者所效仿。西江成为长江之后第二条水泥运输的大通道,将水泥的运输半径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2017年底产能置换新规公布后,广西掀起了一阵新建生产线的热潮。这一批新生产线中大多数都看中了广西巨大的资源优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市场空间,以及西江便利的运输条件。
不过,虽然西江水网的运输能力和通航条件随着一次次的整改和水利设施的建设大幅度提高,但对于水泥运输来说,西江却愈发“拥挤”。除了未来即将大量投产的水泥项目将争夺西江航运资源,粤港澳大湾区砂石资源的紧张也将吸引在桂大量砂石企业争相下水。据当地消息人士介绍,每逢西江枯水期,各大船闸建材船只大排长龙的景象十分常见。
优化运输方式除了化解在黔企业的难题,也是鱼峰水泥进一步开拓大湾区市场的利器。不过相比其他在桂企业,正在从“旱鸭子”变成“水鸭子”的鱼峰则另辟蹊径,借助北港集团的港口优势,进一步促进沿海港口物流联动、内河水运联动。鱼峰水泥在抓住西江黄金水道加大运输的同时,积极利用北港集团旗下沿海港口优势,实现“公铁水”“江铁海”联运,进一步开拓市场。将原来使用传统散货形式运输的水泥升级为集装箱运输。
北海码头
9月底,北海鱼峰水泥散改集启动。满载水泥的集装箱车从位于铁山港的北海鱼峰公司通过铁山港码头,装船销往大湾区。据了解,北海鱼峰散改集目前投产产能仅是总体规划的四分之一。随着一期2号磨和二期水泥生产线的建成和投产,北海鱼峰还将会配套4-8套散改集项目,今后预计会达到800-1000重箱。
可以预见,随着海运条件的改善和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升级,海运运输方式将常态化,鱼峰所建立的优势也将逐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