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蓝色的一片天,到处是青山;河水清清鱼做伴,森林遍山川……”《一江清水两岸青山》的歌曲在“天南铜都”广为传唱。曾经被贴上“山河破碎、城市破旧、企业破产、希望破灭”“四破”标签的云南东川,如今已绿意遍染。
绿色低碳
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区,统筹治理与发展并重,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优势。”东川区委书记陈江说,东川将全力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让绿水青山成为东川人民的“幸福不动产”。
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东川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华新水泥东川公司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连续数年实现矿山开采“零”排废,成为非煤矿山植被恢复的样板。云南中洲海绵城市建材有限公司走出一条“变废为宝”新路子,将优质河砂资源及尾矿渣等充分利用起来,使东川成为全省重要的海绵城市建材基地。
在碧谷街道老村村,有一个占地约27亩的特殊光伏项目——它由集雨、水窖储水、旱季滴灌、分区绿植、绿色发电五大工程系统组成。光伏板下设置的5G气象站能够自动监测采集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助力生态修复自动化、智能化。绿植区内,麦冬草、豌豆尖、绿肥花生、黄金菊、花叶连翘、鸭脚木等,在光伏板内外的长势差异显著。
“局地生态系统不一样,各自的长势自然也就不同。”项目负责人王振刚说,植草区、灌木区、农业种植区三个对比试验区效果明显,说明项目本身的生态修复功能很好,对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该项目是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的云南首个“生态修复+光伏”示范项目,是一个集“光伏发电+集水灌溉+生态修复”为一体的微型样板。以此为基础和样板,全省31个新能源基地项目中唯一的“生态治理及修复光伏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的东川区280MW生态治理及修复光伏项目正全力推进。两年内,项目将打造成“光伏+生态+综合利用”典范工程,在兼顾生态修复功能的同时,实现“光伏+农业”“光伏+畜牧业”等综合效益。
作为支撑东川高质量发展的“明星”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4.63亿度清洁电能。与燃煤电厂相比,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14.58万吨,相应每年可减少900多吨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加上生态恢复产生的固碳造氧效果,将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