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晓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对建材行业的一场大考

2021-03-25 09:41:27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阎晓峰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新闻发布会上就碳达峰碳中和发布讲话。

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阎晓峰  

2021年3月24日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对大家出席发布会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有史以来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也是建筑材料行业的首次新闻发布会。刚才三位新闻发言人已正式亮相,从今天开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建立。这是联合会履行信息公开责任,增强全行业凝聚力和信息导向作用,打造建筑材料行业和联合会健康形象,加强沟通交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举措。在此,也希望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能够更多地关注并支持我们,为推进建筑材料行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行业发展新目标而共同努力。  

今天首场新闻发布会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这一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并将深刻影响行业发展未来的极为重要的工作,发布2020年度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及碳排放核算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均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今年的重点任务。今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和消费国,建筑材料工业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大的工业部门之一。而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产品因其工业生产过程中碳酸盐原料分解必然产生二氧化碳,使之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源。作为我国碳减排任务最重的行业之一,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全力推进碳减排工作,提前实现碳达峰,为国家总体实现碳达峰预定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作出积极贡献,是建筑材料行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宣示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筑材料行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更是全面提升建筑材料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水平必由之路。  

为加快推进建材行业碳减排工作,促进建筑材料行业提前实现碳达峰,今年1月份,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向全行业郑重发出倡议,要求建材全行业在2025年前全面实现碳达峰,水泥等行业要在2023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  

我们要看到,建筑材料工业是一个包含30个行业门类、1013种产品、具备包括高温窑炉工艺在内的各种生产工艺的产业体系,要全面实现碳达峰,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策普用,搞“一刀切”,必须要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全行业统筹,抓住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关键结点,结合各地、各产业特点,做到分类施策,科学决策,强力推进。由于目前适用于建筑材料及各行业、各区域的碳排放基础数据缺失问题、核算方法问题都比较严重,直接影响碳减排决策及工作推进。因此,我们从发布行业碳排放报告和碳排放核算方法入手,为行业提前全面实现碳达峰、推进碳减排奠定重要工作基础。今天的发布只是开始,今后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还将在此基础上继续组织深化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适时发布建材行业碳排放权威数据,定期权威发布行业碳排放报告,并以此作为推进建筑材料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和首要任务。  

结合发布内容,我想对建筑材料碳达峰问题讲五点意见:  

一是要高度重视,勇担使命。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要求,也是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明确要求,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必将在未来几十年对我国经济、能源、产业、科技、投资、金融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我们认为,这是中国必打之仗、必胜之役,也是对建材行业的一场大考,是对建材行业各类组织的一场大考,更是对其领导人员的一次政治检验。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运用系统化思维,凝聚全行业力量,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促进建材行业提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千年大计,真正担负起国家和时代赋予我们建材人的责任和使命。  

二是要抓住重点,找准方向。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曾向全行业发出的碳减排倡议书中提出:建筑材料工业要提前全面实现碳达峰。所谓“提前”,就是要求建材各产业、企业不能被动等待碳达峰的自然到来,而是要主动作为,主动承担起责任、切实履行好义务,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各种减污降碳措施,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所谓“全面”,就是要求各个行业都要从全流程、全环节、全口径加以推进。在研究制定相应措施对策时,要找到关键行业、关键结点,做到政策性减排措施可行有效,技术性减排措施客观准确,科学合理。因此,希望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行业协会都能从今天的发布内容中找到自己的工作坐标和努力方向。各地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尤其是各大企业集团,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主动响应提前全面实现碳达峰倡议,发布碳减排承诺,制定和提出各自企业的达峰约束性目标及实施路径和计划,并尽快付诸行动。  

建筑材料行业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坚持绿色低碳的科技创新方向,加强行业碳减排基础研究工作,并将其作为重点科技攻关的方向之一,为建筑材料行业尽早实现碳达峰提供强大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  

建筑材料各全国性产业协会及各地方协会要结合各产业规模、技术特点、发展水平和碳排放现状等情况,做好各产业及各地区提前实现碳达峰工作计划,尽快制定提出碳减排行动方案和碳减排路线图,并推动落实。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也将全力为全行业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是加快结构调整以适应碳达峰需要。建筑材料工业实现碳达峰,关键就在于要切实推动并加快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能源及资源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其中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是核心,能源结构、资源结构的调整转变是关键,目的就是要在行业推动建立起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行业进步成长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序平衡。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行业发展。建筑材料工业碳达峰必须要建立在创新驱动的基础上。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始终要坚持有利于产品、原料、能源消耗的减量化、减排化和高性能、多功能为原则,兼顾减排要求和经济适用性,大力研发应用各类减污降碳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要加快部署推进新型胶凝材料、化石燃料替代、资源综合利用等低碳前沿技术的研究、储备和应用,不断挖掘建筑材料工业减污降碳的技术潜力。这类科技攻关项目的研发及应用将作为今后建材行业科技奖项评定的重点。  

五是要强化社会资源配置协调能力。建筑材料工业在循环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无害化地实现大多种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进而通过替代原、燃材料实现碳减排。从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到煤矸石等劣质能源,从城市生活垃圾及农业废弃物等可再生能源,到电石渣等可替代碳酸盐原料的工业废渣等诸多领域,建筑材料工业都具有独特的先天优势,但目前在政策扶持、供应机制、社会回收体系等方面并没有体现或发挥好这一优势,因此,需要全行业、全社会层面的共同统筹推进,为建筑材料工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愿意并衷心希望社会各界能继续关注和支持建筑材料工业碳减排工作,我们将与全行业一起,矢志不移地践行、落实好提前全面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行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道路,为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中国作出建材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行业的力量!

“力争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指明方向。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面临哪些的机遇和挑战,又将如何去做?为此,2021年4月20-21日,中国水泥网将在杭州举办 以“同使命·谋创新·共发展”为主题的“2021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0P100颁奖典礼” ,诚邀业内人士前来共同深度探讨当前水泥及相关行业发展态势。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阎晓峰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新闻发布会上就碳达峰碳中和发布讲话。

2021-03-25 09:41:27

The Net Zero Industrial Awards recognize and celebrate outstanding innovation in industrial decarbonization, focusing on people and projects that are revolutionizing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dramatically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Cemex 's Solar clinker project is in partnership with cleantech company Synhelion, which developed the high-temperature solar thermal technology it 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