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中国工业“卡脖子”技术和材料?中国建材这样做

2021-03-14 12:09:10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育先作客《对话》,为您讲解2020年中国工业的现状与未来。

2020年疫情之下,中国GDP仍突破百万亿元大关,那么经济的强动力来自哪里?工业占比连年下降,产业链供应链期待重塑。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育先作客《对话》,为您讲解2020年中国工业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工业界“奥斯卡”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周育先:工业大奖是工业界的奥斯卡,中国建材集团这些年,有六个国家科技技术进步奖,其中有三个是一等奖,获得了三届的工业大奖,所以我觉得这个工业大奖非常看重了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不光光是转化成一点小批量,更重要的是转化成了一个产业,转化成了一个高水平的企业,在中国、全球具有竞争力。

中国工业企业如何突破核心技术?

周育先:自我们国家成立以来,中国建材集团到现在为止的几代建材人都是在围绕着怎么突破“受制于人”这四个字,怎么样能够解决“卡脖子”技术和材料这一块,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中国建材集团在解放以后不久,就研发出了我们国家第一块玻璃钢材料、超前的一些新型的水泥干法生产线,研发出了玻璃纤维,到了21世纪初,研发出了更多的像风电叶片,像超薄玻璃。

到了最近几年,又开始研发出一些像碳纤维,像TFT(薄膜晶体管)的显示玻璃,例如中国生物疫苗上可以用的中性5.0的硼柜玻璃等等。在一系列的不同的时代条件下,都会有不同时代的材料的突破。实际上这些突破最主要的就是在破解“受制于人”。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表示,以往疫苗的瓶子因为质量要求高,所以采用进口的,目前国产也有一部分,但供应量还是不够的。中国建材针对这个需求,进行了科技攻关,不光是从材料的、原材料的制备上,还是现在产品加工上都与国药集团有合作。

吸引年轻人干工业 不靠上市靠什么?

周育先:人才短板的这个事情每时每刻都有,尤其是倒推10年的话,特别是像中国建材这样的制造业,在人才的招募上面难度系数就会更大一些,如果制造业和投资行业比的话,简单地算经济账,比如整体的薪酬水平差距还是会蛮大的,大概差一倍,但这几年有好转。我觉得现在制造业缺的是什么,缺的真的能够去塔尖上面,能够耐的住寂寞,继续往前拱的人。曾今获得过第五届的(中国)工业大奖的中国巨石,是做玻璃纤维的。中国巨石现在的总经理已经60多岁了,在16/17岁的时候,他是在工厂挑水出身的,后来通过自学,40多年把这个企业做成了全球领先的一个(玻璃纤维)企业,像这样热爱工业、热爱制造业,并跑领跑的过程中,朝着塔尖奔的人是很缺的。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育先作客《对话》,为您讲解2020年中国工业的现状与未来。

2021-03-14 12:09:10

In response to investors'questions on the interactive platform on April 10, Evergreen said that the company actively implemented the national carbon trading work programme, and that the company was at a good level in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 reduction, which woul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mpany'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in the short term; The impact on the cement industry, with the gradual tightening of carbon emission quotas, will help to control cement produc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and help to maintain cement prices in the long 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