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一起迎来了“新局”。全球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局势前景如何?中国开放创新如何推进?开新局,敢为先,由凤凰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凤凰网财经承办的“2021凤凰网(夏季)财经峰会暨天籁思享荟”在北京举办,本届峰会以“新局与敢为”为主题,东风日产天籁为战略合作伙伴。盛邀三十多位顶级财经智囊共聚一堂,论道改革,破解迷局。
图说: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在“全球经济变局:贸易、产业与资本”环节发表演讲。
在目前经济形势变化的大局下,作为企业家这个群体,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表示,我们的题目叫“新局与敢为”。一个新局下还要敢为,谁来敢为?就是企业家。宋志平强调,“企业家的精神其中有一条,就是敢为人先的精神。”
关于“新时代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宋志平认为至少有三点:
第一点就是我们要有家国情怀。企业营销无国界,但企业家有祖国。“所以在这个时刻爱国是我们中国企业家所必备的。”宋志平说。
第二点就是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企业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也产生了铺天盖地的中国企业家群体。下一步在这种新局的情况下,我们企业家还是要发挥百折不挠、敢打胜仗、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三点就是要积极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
以下为宋志平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来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我首先代表我们联合主办方之一——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祝贺峰会的召开,也欢迎各位领导、朋友来参加这个会议。
按照会议的安排,让我在李部长后面给大家做一个致辞。我选的题目叫“新赛季下的企业发展”。大家知道我们现在讲赛道比较多,赛道指的是一个个行业,比如医药行业。而我讲的新赛季则和我们今天这个峰会的主题“新局”有关。今天我们老讲不确定,什么都不确定。但在不确定里面,我觉得有一些事情其实是已经确定了的。什么东西确定了呢?这就是我讲的新赛季下的三个变化。
第一个,“双循环”的新格局。
当下的全球化其实是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之后,大家都看到这个变化是非常大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今后的全球化会按照区域化去发展,也就是北美、欧洲和亚洲这样进一步区域化。所以对我们国家来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光是一个理论,也不光是一个政策,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一个现实。那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对中国企业来讲,我们该怎么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第一,加大在国内市场的布局。
改革开放到现在这么多年来,我们过去是沿用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这样一条外贸引领的路线,跟亚洲四小龙走的同一条道路。坦率来讲,走到今天,我们制造规模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我们的制造业不能再走过去那条路,而是要多重视国内市场的需求。从国内来看,通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现在我国有4亿多的中产阶层,而且中产阶层在持续增加,这是很大的市场。过去我们比较重视美国的市场,其实也就是因为它的消费市场比较大。美国的市场拉动了四小龙的经济,也拉动了我们的经济。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的消费市场今后会比美国消费市场潜力要大得多,所以我觉得这一点需要探讨。
另外一方面,不光消费市场,基础建设这个市场也奇大无比。像我过去做水泥,去年中国的水泥销量是24亿吨,全球的水泥销量是46亿多吨,也就是说,中国水泥用量约占到全球的60%。其实水泥的销量是基础建设的一个衡量值。昨天我见到一个钢铁公司的老总,我问他今年钢铁能销多少?他说大概10.5亿吨,这样的销量也是很大的数字。我讲这个是什么意思?其实我们的市场是越来越大。对于国内企业来讲,在这个市场上可以大有作为,企业要做好市场定位,加大在国内市场的布局。
第二,加大产品向中高端的转型。
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我们已经说了几年的时间了,现在“双循环”更要求我们进行转型。国内的消费已经从中低端向着中高端转移,全世界的奢侈品中国人买得最多。所以中国是有消费能力的,关键是我们的企业要满足这些中高端的需求,推动产品向着中高端进行转型。
我过去去日本调研日本的企业。日本的好产品是在国内销售的,出口中国的产品是它的一般产品。而我们过去是把好产品销出去,把中低端的留给自己,我觉得这个思路要改变。我们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国内消费,这也是下一步企业要辩证思考的事情。
第三,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用市场换资本、用市场换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仔细想想有没有美中不足的东西呢?我觉得有,那就是品牌建设。在这个方面,我们做得不尽人意。其实说穿了,市场就是品牌,我们是拿品牌换了技术,换了资本。
现在国内满大街的汽车,大部分都是外国牌子。为什么?因为主要的汽车厂都变成了合资厂。如果你到美国去看,美国街上是美国汽车;去到德国,德国街上是德国汽车;到日本是日本汽车,到韩国是韩国汽车。可是我们的街上是万国汽车。
所以在这场转型里面,我们必须把品牌做起来。尤其是电动车领域,应该说我们电动车的技术走在全球前列。电动车这一轮,我们应该支持国产的品牌,增加我们的自信心。现在我们一些生活用品像安踏、李宁等等,年轻人叫“国潮”,我也特别赞成。消费来消费去其实核心还是个品牌,所以要把我们的品牌做好。
过去是质量问题,质量是品牌的基础。经过了四十年,我们的制造业发展到今天,很多国外的大牌产品是在中国制造的,所以质量不再是问题,而是一个品牌问题。下一步要把我们的牌子凸显出来,提升我们的品牌。
再一点,讲到“双循环”还要考虑到国际上怎么做。在这一点上要大力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过去产品“走出去”,今后我们就是企业“走出去”,大力发展跨国公司。前不久,我跟海信的老总见面,海信50%以上的产品是在国际上销售的,而且在海外建了多个工厂。像中国建材旗下公司也在美国南加州和埃及建了玻璃纤维厂,分别覆盖美国和整个欧洲。否则美国、欧洲关税增加太高,我们产品出不去,但是我们可以直接在当地建企业。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双循环”,不能放弃过去这些国际上的用户,要进行适当的改变。
第二个,低碳化。
2015年11月份我在巴黎参加了世界气候大会,在这个大会上我们达成了协议,把全球气温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作为目标,并争取不要超过1.5摄氏度。这是指的从工业革命1750年到本世纪末,现在实际上已经升高了1度多一点。也就是说到本世纪末,我们的气温上升空间只有0.5度。但如果我们不节制的话,全球的气温会升高4到5度,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负责任地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围绕这个变化,我们企业一方面要进行低碳化生产,另一方面要加快新能源的发展,像这些都是定局。
在新能源这方面,以前我们还总在想汽油车和电动车哪个更好?今天不用讨论这个问题了,因为化石能源必须退出,所以汽车企业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外边有人说中国的电动车是用煤发电,电储蓄到汽车里,其实不是。今后我国绝大部分的发电都要来自新能源,通过太阳能、风能的低碳发电方式来实现。此外,还要开展碳交易,进行碳捕捉等新的减碳尝试。
第三个,数字化转型。
过去我们的消费互联网走在了全球的前面,现在产业互联网也正加速赶上,我相信也会走在全球的前面。最重要的是工业智能化这方面普及得很快。我去过不少企业,看到企业里面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增强数字化战斗力。从企业竞争来讲,数字化的转型能给企业提供战斗力。
这是我讲的三点新赛季下的变化。既然有了这些变化,企业就要进行战略调整。
第一,调整要早。不要等着到了企业走下行路的时候调整,而是在企业的鼎盛时期、在好的情况下开始调整。
第二,抓关键工作、抓关键点进行调整。
第三,转型并不一定意味着转行,而是说立足于现有的行业来进行转型。
最后一段话,想跟大家讲的是新赛季下的资本运营。无论是市场的调整、低碳化,还是数字化转型,企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那么资金从哪儿来?从资本市场来。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经历了三十年,已经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有一定实力的资本市场。我们现在有4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约80万亿元。过去资本市场支持了国企改革,支持了民企发展,支持了创新,下一步也要大力支持企业的转型。在这方面我们不只是要大力支持转型的公司去上市,同时希望上市公司能够带领大家去转型,而且我们要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来支持企业转型。
比如说私募基金,这一块有2万多个企业,有15万亿资金可以支持转型。另一方面,我们要支持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可转债等等这些,也就是解决我们企业转型所需要的资本。这里讲的不是资金而是资本,借债等获得的资金要还,利息还偏高。最重要的是要发展资本市场来支持我们企业的转型。
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请宋会长留步,感谢您带来关于新赛季里“双循环”、低碳化、数字化的分析和讲解。您作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在这样一个经济形势变化的大局下,认为企业家这个群体,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宋志平: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今天我们的题目叫“新局与敢为”。一个新局下还要敢为,谁来敢为?就是企业家。企业家的精神其中有一条,就是敢为人先的精神。刚才你讲新时代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我想至少有三点:
第一点是要有家国情怀。企业营销无国界,但企业家有祖国。所以在这个时刻,我觉得爱国是我们中国企业家所必备的。
第二点是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企业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也产生了铺天盖地的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下一步在这种新局的情况下,我们企业家还是要发挥这种百折不挠、敢打胜仗、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三点是要积极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做受社会认可和社会尊重的企业。
如果我们把这些都做好,就能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