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育先:从防弹玻璃到浮法玻璃再到疫苗瓶,中国人的所有奇迹都靠自己!

2021-05-28 09:45:08

中国建材人创造的奇迹远远不止这些,在神舟飞船、大飞机、航空母舰、三峡工程等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项目中都能见到中国建材的身影,中国建材人正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负责人介绍企业的传家宝,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信物百年》之

《中国第一块汽车防弹玻璃》

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

作为信物讲述人

介绍了中国玻璃工业的初心信物

以及创新发展的历程

这块玻璃

重量超过169公斤

厚度达到了7.5厘米

相当于现在普通汽车玻璃的十倍

毛泽东同志曾亲自关心

也曾亲自乘坐装有这块防弹玻璃的红旗轿车

这块防弹玻璃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小料带你去看看


防弹玻璃:

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新中国成立之初,承担保障外交活动礼宾安全重任的是苏联产的“吉斯”轿车。1966年,当陈毅同志坐着刚刚生产出来的国产红旗轿车,去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毛主席看见崭新的国产轿车非常高兴,但随后说到:我们接待外宾时,礼宾车还是苏联送的防弹轿车,什么时候咱们自己也能生产呢?

自此,中国建材院开启了汽车防弹玻璃的试制任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良好的制造玻璃方式,只能使用耐火材料组成一个大型坩锅,在大坩锅里进行玻璃的熔制,使用燃油加热到1400度,把玻璃的原料化成玻璃熔浆,浇注到平板模子里变成毛坯,再将大概有45毫米的毛坯进行研磨抛光,加工到25毫米厚,把毛坯的精髓最好部分取出来进行加工。当时工作效率低,时间周期长,成品率也低,但就是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中国建材院还是把这块玻璃做出来了。

当时项目保密等级是相当高的,除了院长和总负责人外没有几个人知道。后来院内总有一辆大红旗开进开出取走玻璃制成品,大家才有了一定猜测,但没有任何人明说。同志们都有一种荣誉感、使命感,知道这是在为外宾和最高领导人制作防弹玻璃。最后所有数据、资料都上交,没有任何评奖,评职称也不允许提及,甚至都不被列入单位科研项目、科研成果。

这就是老一辈建材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解决燃烧室温度问题

——钻到油罐车里去挖油

一次建材院召开全室职工大会,传达上级指示,希望尽快多生产防弹玻璃,积极奋战。

当时夹层组陈永定同志,工作上从不叫苦、不怕累。他提出因为天气冷,燃油运不进来,煤的消耗量太大,不能满足熔化要求,燃料跟不上,烧制出来的产品有可能会报废,造成更大的浪费;同时燃烧室温度上不去,在高温搅拌时会不时有熔融玻璃水漏出,不仅影响熔化质量,还会伤人。于是组织大家到通州火车站,钻到油罐车里,去挖凝固的燃油出来,大家饿着肚子把油块挖出来放到油桶里。因为天气太冷,不得不躲到暖气沟里取暖。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硬是解决了燃油问题,保证了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检测防弹玻璃的性能

——西山的三枪

防弹玻璃生产出来之后,夹层室主任徐增祚、军代表朱士良、夹层组组长宋武山、组员郭英仕带着车窗样品侧窗玻璃,跟随中南海警卫连几个人前往检验场,对玻璃进行防弹性能测试。100米距离用7.62mm穿甲弹测试3枪,由警卫连战士射击,郭英仕在标靶下方的地壕里待命安装拆卸玻璃。他亲眼所见,第一枪弹头掉落在地壕里;第二枪弹头嵌入玻璃,第三枪的弹头将第二枪的弹头向前顶出玻璃,但只漏出弹头,未穿透。警卫连战士无不以敬佩的眼光,赞许我们的送检玻璃。

浮法玻璃:

开启我国玻璃工业自主创新之路

1959年2月,英国皮尔金顿(Pilkington)兄弟公司向世界宣布用浮法生产平板玻璃的新工艺取得成功,并在英国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一时间,世界玻璃行业掀起了一股股“浮法狂飚”。

1964年,我国派专家组赴英国考察商谈引进浮法技术事宜。但人家根本不让我们接触浮法玻璃的任何技术,就连想花钱购买玻璃样品,他们也婉言拒绝。甚至有英国人傲慢地说:现在与红色中国谈浮法技术为时尚早。西方的傲慢和技术封锁对我们的刺激非常大,大家逐渐意识到中国浮法玻璃的研制、生产必须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之路,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从1965年5月开始,在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组织下,中国开始了浮法玻璃的研究试验。老一辈建材人白手起家,深入研究、反复试验,克服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工艺技术难题,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先后完成了实验室试验和半工业性中间试验,摸清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在“三无一少”情况下攻坚克难

——“赵八级”拒领500个加班费

浮法玻璃的生产是一次技术革命,这种工艺大大优于压延法和引上法,玻璃平整度、强度、透光度、生产效率都将大幅提升。我们在一无技术、二无资料、三无经验,又缺少资金的“三无一少”情况下,开始了“连轴转”式的艰苦奋战。没有设计室,专家和技术人员就在锅炉房里几张桌子一拼开始搞设计,画出草图就施工。没有大型车床设备,洛玻的钳工们就用小炉匠补锅的办法,把压延线的退火窑割下来现场加工25米的小锡槽。当时遇到的一个重要难题是:高温玻璃水通过锡槽时容易凝结,造成玻璃厚薄不均。有时玻璃水在锡槽里乱跑乱溅,像“舞龙”一样,工人们在1000多度的窑炉和锡槽旁边,尽管身上穿着厚厚的大棉袄,但仍被烫伤。

(1956年,洛阳玻璃厂开始兴建时的火热劳动场面)

洛阳玻璃厂机修车间钳工赵久奎,这个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劳动模范,并被命名为“全国职工技术革新能手”的“神人”,当时是洛玻唯一的一名“八级钳工”,大家都亲切叫他“赵八级”。浮法玻璃工业试验生产中的一道道难题都成了他大显身手的战场,他没日没夜连续奋战在生产一线,不断克难攻坚,成了职工心目中的“小炉匠”——什么都会,关键时刻的“金刚钻”——什么困难都能解决。肺病犯了,他不告诉任何人,咳嗽起来脸红脖粗,他依然坚持日夜不离浮法生产线。原定3个月的建设任务,他和大家一起加班加点、拼命苦干,仅用了75天就成功拉引出晶莹剔透的浮法玻璃。后来,厂里给他记了500个加班予以奖励,被他大手一挥,坚决拒绝。当年的浮法线工段长李金让(后成为洛玻集团副总经理)激动地说:“赵八级”可以说是洛玻劳模的代表,当年我们心里就是不服输,非要干成不可,丝毫加班费的念头都没有。

玻璃专家云集洛玻千名职工踊跃参战

——建成我国首条浮法玻璃生产线

在洛玻的不断争取和努力坚持下,1971年5月,建材部决定浮法玻璃工业试验在洛玻进行。全国玻璃专家云集洛玻,洛玻千余名职工踊跃参战。经过3个多月艰苦奋战,1971年9月23日,终于在洛阳玻璃厂成功建起了中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块优质浮法玻璃,创造了世界三大浮法工艺之一。这是一条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生产线,它的建成凝聚了各级领导、技术人员、广大职工的心血和智慧,他们心怀“国之大者”,拼命抗争,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终于迎来了中国民族玻璃工业发展的新曙光。

(上世纪80年代的洛玻浮法一线冷端生产现场)

(1981年“洛阳浮法玻璃工艺”被授予创造发明二等奖,并颁发了金质发明奖章)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启动了建设400吨以上浮法线的计划。1985年7月3日11时,洛玻第二条浮法线的建成投产,实现了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由小到大”的重大突破。1989年7月,洛玻“400吨级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和装备”被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中国建材行业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药用玻璃:

突破“卡脖子”走向世界

制造疫苗瓶的核心在于制造中性硼硅玻璃管。我国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先后有多家企业引进发达国家的生产装备和技术,但中性硼硅玻璃管的自主研制、应用及量产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的生产技术掌握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手中。

守护国民健康

——自主研制疫苗瓶

2019年,中国建材凯盛君恒依托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技术优势,联合实施200余项技术创新,进行1000余次技术试验,成功攻克高品质熔化、高精度成型等核心难题,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高品质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的稳定量产,推进了我国中性硼硅玻璃产业的固链补链强链。

凯盛君恒的中性硼硅玻璃管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第五家、国内唯一一家采用国际先进的“全氧燃烧”熔化工艺和丹纳法实现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稳定量产的企业。

从汽车防弹玻璃

到浮法玻璃

再到小小疫苗瓶

工艺、性能、产量不断升级

应用更丰富、广泛

中国建材人创造的奇迹远远不止这些

在神舟飞船、大飞机、航空母舰、三峡工程等

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项目中

都能见到中国建材的身影

中国建材人正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中国建材人创造的奇迹远远不止这些,在神舟飞船、大飞机、航空母舰、三峡工程等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项目中都能见到中国建材的身影,中国建材人正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2021-05-28 09:45:08

China Concrete Network and China Cement Network sincerely invite qualified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grand event of "2024 Top 100 Enterprises in Concrete Industry" to witness and shape the brilliant future of the concrete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