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笔者从多方渠道获悉,当前国内不少水泥企业新建或改建的熟料库容量正在逐渐增大。
如:冀东水泥黑龙江有限公司于2020年新建的熟料储存库,直径80米,地下桩基18米,高度52米,能存储25万吨熟料;西藏开投海通水泥2000t/d水泥熟料线配建的熟料库容量达8万吨...
根据以往配置的熟料库大小来看,通常情况下,熟料库的容量多在3-5万吨。而近几年,水泥企业正在不断扩大熟料库容量,8-10万吨规模熟料库越来越多,甚至像上述例子中的冀东水泥熟料储存能达25万吨。从设计角度考虑,生产线配置熟料库容选择7——14天生产量较为合理。库容量大,虽便于生产调度,但占用流动资金相对较大,不利于降低成本。从投资角度,库大投资额大,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投资回收率。
熟料库容扩大是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的伴生物
为何水泥企业要不断扩大熟料库规模呢?业内人士称这与水泥行业实行错峰生产并逐步常态化有着一定的关系。
自错峰生产在水泥行业实施后,几年来错峰范围由北向南扩展,错峰时间从采暖季向夏季酷暑伏天、雨季等时间段延伸。实际操作中延伸范围更广。一旦市场出现供大于需,价格应声而落时,可以错峰生产实施一刀切限期停产。也有规定年停产天数,由企业自主安排的方法。还有规定如销往外省产品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可抵扣停产天数等等。种种错峰方法对我国水泥行业影响颇深。
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通常只针对熟料生产线,对水泥粉磨的限制相对宽松,如何确保错峰期间水泥市场占有额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如果在错峰停产期间,由于熟料没了,致使水泥供不了货,市场份额丢失可是大事。在此情况下,部分水泥企业利用非错峰时间,开足马力,快马加鞭生产。好在大部分窑超产能力杠杠的,利用增大熟料库容量把超产熟料储存起来。
如此一来,即使错峰生产停产时间较长的话,基本都可保证水泥粉磨系统照常生产,下游市场依然可以掌控在企业手中,保障了企业利益最大化。否则,如由于停产,导致合同无法履约,对企业的损失太大了。套用一句话,手中有熟料(粮),心中不慌!尽管熟料储存过大,使成本有所抬升,但作为企业考虑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何况,此种“经验”不用组织推广就会遍地开花结果。谁不取经谁“吃亏”,或许还是哑巴亏。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该文件指出要扩大错峰生产适用范围,将所有水泥生产线都纳入错峰生产控制范畴,推动全国水泥错峰生产地域和时间常态化。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魏瑜认为,此次若真的推动全国水泥错峰生产地域和时间常态化,那么错峰生产力度较弱的南方地区或将成为下一个阶段重点。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错峰生产在全国的铺开,水泥熟料库容量扩增情况或将随之加速推进。
此外,当前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企业之间竞争越加激烈。不少水泥企业借产能置换之机更新单条熟料生产线的规模,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从产能置换项目来看,2015年至今,产能置换平均产能一直呈现上涨趋势,即从2015年的项目均产能2815吨提高至2020年5119吨。与此同时,也考虑建设库容大于常规熟料库。一方面可减少市场需求波动时,企业为维持生产带来的“胀库”停产风险,另一方面,容量过小的熟料库已不能满足企业应对错峰生产使熟料供不上水泥粉磨工序连续生产的需求,降低企业丢失市场份额的风险。
熟料库容扩大是否具有必要性?
当前正在逐渐增大的熟料库容的趋势与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生产线规模扩大有着较大的关联度。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贯彻执行,精准制定应急减排措施,按照企业环保绩效水平,开展绩效分级,制定差异化减排措施也将成为常态。江苏、河南等省已先行一步。江苏省规定,达到《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规定的B级及以上绩效分级或引领性指标水平,且满足《江苏省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办理办法(试行)》规定的条件,方可申请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
河南省规定,实施差异化错峰生产。水泥熟料绩效分级A级企业和粉磨站绩效引领企业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实施自主减排;水泥熟料绩效分级B级企业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实施限(停)产;其他水泥熟料企业和粉磨站2021年1月和3月停产,2月生产(生产期间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要求的限、停产措施)。
对在环保上下功夫,舍得投资,绩效等级高的水泥企业可以减少或免除应急减排措施将是趋势。对A级企业可自主安排减排。这样的企业或许没必要去扩大什么熟料库容了,少了投资、又少了流动资金占用,生产可有条不紊持续进行,市场竞争力强,这或许才是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