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工信部印发《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要求到2023年,建材工业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取得明显突破,并圈定水泥行业作为重点领域,要求在智能工厂建设等数十个重点环节形成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制造指的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加快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作为基础建筑原材料,我国水泥工业在经历了产能高速发展的时代后,其区域优势和装备工艺优势越来越小。智能制造的大力推行,为国内水泥行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更有效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打开了新的一扇窗。
从智能工厂到企业AI大脑,从工业无人驾驶到数字矿山,从数据中心新基建到智慧物流……水泥企业搭上智能化的顺风车,驶向降本增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争相布局 水泥智能制造硕果累累
经过几十年年的蓬勃发展,中国水泥工业在体量上已经引领世界多年,但巨大的存量市场亟需降本增效、转型升级。水泥工业要在质量上实现引领,智能化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2020年10月28日-29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2020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国际粉磨峰会”在河南洛阳隆重召开。会议上,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河南运营管理区总裁刘宗虎在开幕词中就表示,智能制造是水泥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是水泥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走之路。
在相关政策引领和自身发展需求的推动下,一大批杰出的水泥企业,譬如洛阳中联、槐坎南方、华新水泥等早已率先垂范,冲锋在智能化数字化的第一线。
以洛阳中联为例,作为中联水泥河南运营区打造的首个智能化标杆企业,洛阳中联集成当前业内先进的智能化生产和管理系统,全力打造“智能生产平台、运行维护平台、智慧管理平台”等智能化平台,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安全保障,实现了“稳产助优产、优产促节能、节能优环保”。数据显示,依托先进的能管系统和大数据,洛阳中联实现了对生产能耗的智能化控制,吨熟料煤耗降低至96kg标煤。在智能化全面运用后,该公司的一线实操人工岗位削减了三分之一多。
洛阳中联智能化实验室
未来,洛阳中联将全面深化智能制造与生产经营的融合,通过精细管理、技术升级、打造智能工厂等举措,进一步提升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未来的洛阳中联,将是一个真正具备自我思考和学习能力,能够独立科学处置生产经营问题的“大型机器人”。
洛阳中联仅是中国建材智能化布局的一部分。2020年7月中国建材集团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智慧物流、智慧工厂、工业无人驾驶、数字矿山、数据中心新基建、企业AI大脑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双方响应国家”新基建”号召,共同加速中国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合作第一期签署合同金额2700万元,整个战略合作价值将超过百亿元。
此外,在智能化赛道上,海螺、华新、红狮等水泥企业同样争相布局、不甘落后。
海螺率先建成我国首个全流程智能化示范工厂——全椒海螺,自建成投运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测算,全椒海螺两条生产线综合运转率达94.26%,公司劳动生产率提升19.96%,每年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超过2000万元。
海螺中南智能机器人项目签约仪式
并且,安徽率先入局机器人市场。2020年11月,安徽海螺中南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包装产品自动装车技术设计研发、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工业控制系统装置、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生产、销售;水泥特种机器人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改造及维修服务等。
此外,华新新材料与智能装备制造科技园项目在今年竣工投产。科技园项目是“华新百年复兴基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由年产2万吨水泥和环保智能装备制造、年产10亿只采用热风焊封工艺和微孔技术的热封袋、年产20万吨防渗新材料、年产5万吨建材复合改性材料及华新自主研发的系列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品及材料等多个生产线及总部办公大楼组成。
花垣红狮水泥在湖南花垣县工业集中区建设日产6000吨智能化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及纯低温余热发电建材产业园项目,该项目采用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工艺,总投资达14亿余元,建设1条6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并配套15MW纯低温余热发电,年产熟料180万吨;年产水泥230万吨,余热发电项目年发电量为8280×104kWh,年供电量为7700×104kWh。
水泥智能转型升级之路道阻且长,不过,正是有了中国建材、海螺、华新、红狮等大批集团企业上下求索,率先“智能”布局,一路披荆斩棘,才为我国传统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更是开创了国内水泥行业智能制造的历史新纪元。
设备赋能 水泥智能升级再添引擎
发展智能制造业是实现水泥工业升级的内在要求,是重塑水泥工业新优势的现实需要。在智能化浪潮席卷下,不仅水泥企业加码布局,开拓智能化领域新疆土,更是涌现了一大批的技术领先、综合服务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泥智能装备供应商,为水泥智能升级再添引擎。
多年来一直以“打造水泥智能工厂”为目标的杭州云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典范。云天软件在服务水泥行业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始终坚持从数字化、信息化到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并致力于构建水泥智能制造的“生态圈”。
云天软件的智能工厂平台就相当于是苹果的IOS系统,通过云天自身和其他智能应用产品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力争打造出一个水泥行业专属的智能工厂APPStore,透过这个平台和体系来聚集更多优质的智能设备和智能应用。20多年来,云天软件已为中国建材、中材、海螺、万年青、尧柏、红狮、金圆等300余家不同体制不同规模的水泥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再者,深圳市汉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水泥行业多年,致力于实现水泥销售数字化转型。深圳汉德依托全球领先的自主研发“载重传感器+AI算法”核心技术,以北斗/GPS+智能称重+任务,结合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推出智慧物流系统,为水泥企业加强水泥流向管控创造了条件。“车载智能称重”与“水泥流向全程可视”双向结合,有效管控水泥流向同时,防止了“窜货”行为的发生。
另外,正如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在“2020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国际粉磨峰会”上所言,《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出台在水泥行业掀起新一轮的“智”造热浪,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也必将和水泥行业碰撞出新的火花。
水泥数据中心大屏
正因如此,中国水泥网一直以来正是水泥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推动者。中国水泥网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提升行业形象、推动技术进步、引领产业互联网”为己任,近年来更是极具前瞻性的积极开展水泥智能化及大数据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中国水泥网已经初步构建起以“指数”+“行情通”+“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水泥行业大数据、云计算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加速推进行业智能化发展。
未来,中国水泥网将持续以信息服务为基石,以大数据服务为引擎,打造全产业链综合性一体化服务平台,持续赋能中国水泥行业,推动行业实现产业互联网转型升级。
攻坚克难 水泥智能化发展未来可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水泥智能化之路亦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由于我国经济现代化起步较晚,各企业工业制造业水平不一,创新研发实力相对薄弱,智能化发展实际上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河南运营管理区朱其川在“2020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国际粉磨峰会”就指出,实现水泥工厂智能化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一是便携式在线钻孔矿石成份分析技术;二是可靠的高温、高尘气体分析技术;三是自动(在线)熟料岩相分析技术;四是精确的水泥熟料、混合材使用量在线测定技术;五是无人化运输系统;六是准确的物流、库存管理系统;七是柔性的智能生产管理系统。
不过,毋庸置疑的是,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也是水泥企业在新时代勇立潮头的关键。在推动行业智能升级的道路中,不仅需要大型企业的率先垂范,也需要智能设备企业的配合攻坚,共同加速水泥工业智能化技术融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的智能技术不断成熟落地,水泥行业智能化升级的美好画卷正在全面铺开。